全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
宁夏将打造世界一流葡萄酒产区
12月23日,全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召开,自治区政府党组副书记、特邀顾问、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主席郝林海、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乐琴出席了会议。会议分析了宁夏葡萄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深入探讨了如何把握机遇,将宁夏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区。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和《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集群发展优化提升实施方案(2013—2017)》及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截至2014年,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9万亩,其中酿酒葡萄51万亩,产量20万吨。已投产葡萄酒庄72家,加工能力近27万吨,正在建设的酒庄有58家,综合产值达65亿元。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银川市、石嘴山市、青铜峡市、吴忠市红寺堡区和农垦系统为主体的五大葡萄酒产区。
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在题为《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为打造世界一流葡萄酒产区而努力奋斗》的报告中,对近年来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工作做了总结性报告,从人才建设、产区品牌保护、开展对外交流、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建设、市场营销等8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当前宁夏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2015年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曹凯龙在会议中提出,全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已步入快车道,唯有抢抓机遇,才能开拓创新。通过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整体提升产区影响力;创设宁夏国际葡萄酒交易博览中心,拓展销售空间等手段,稳步推进整个产业链高标准、高品质、规范化发展。在准确把握当前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形势与挑战下,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做好2015年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各项工作。
郝林海在大会上科学分析了我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阐述了我区发展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重大意义,指出当前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各市县区要认清形势,把握趋势,推动我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实现更好发展。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着力研究解决制约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葡萄园标准化建设,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既定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产区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坚持“小酒庄、大产区”的发展模式,坚持国际化标准推进试验示范区建设,坚持贺兰山东麓产区概念,坚持严格的监管,上下要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共同推进我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