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4-09-26 浏览:3029 字号:

顾沛雯1 李红英2 贾龙1 袁麒1 刘冠兰1

1宁夏大学农学院,2宁夏气象研究所,宁夏,银川 750021)

我区葡萄酒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截止2023年底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60.2万亩。随着葡萄种植年限的延长,种植面积,加之全球气候变暖,雨带北移,以及栽培模式的改变和调整,葡萄病虫周年活动、发生和流行频繁,为害方式和分布格局发生变化,老病害有加重的趋势,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病虫害。防控难度、压力持续加大。

一、对产区酿酒葡萄产量构成威胁的主要病虫害

目前,产区对酿酒葡萄产量构成威胁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酸腐病、斑叶蝉、盲蝽、短须螨、缺节瘿螨、溃疡病和病毒病等10种(表1)。其中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酸腐病、斑叶蝉、盲蝽和短须螨常年危害各栽培品种,并对产量等构成威胁。尤其是葡萄转色-成熟期灰霉病往往与后期的果实裂果引发的酸腐病相结合,进一步加重为害,甚至造成部分酒庄葡萄绝收。

1 酿酒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分布及其危害分析

病虫害种类                

分布地区                

主要为害品种                

危害分析                

葡萄霜霉病                

贺兰山东麓各区域                

目前各栽培品种                

常年危害,并对产量等构成威胁                

葡萄白粉病                

贺兰山东麓各区域                

目前各栽培品种                

常年危害,并对产量等构成威胁                

葡萄灰霉病                

贺兰山东麓各区域                

目前各栽培品种                

常年危害,并对产量等构成威胁,尤其是白色品系                

葡萄酸腐病                

贺兰山东麓各区域                

目前各栽培品种                

常年危害,并对产量等构成威胁,尤其是白色品系                

葡萄斑叶蝉                

贺兰山东麓各区域                

目前各栽培品种                

常年危害,削弱树势,间接影响产量                

葡萄盲蝽                

多数果园发生                

目前各栽培品种                

常年危害,削弱树势,间接影响产量                

葡萄短须螨                

青铜峡、永宁、银川和石嘴山产区的零星果园发生                

目前各栽培品种                

常年危害,削弱树势,并对产量等构成威胁                

葡萄缺节瘿螨                

零星果园发生                

目前各栽培品种                

常年危害,削弱树势                

葡萄溃疡病                

青铜峡、永宁产区的零星老果园发生                

赤霞珠                

削弱树势,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葡萄病毒病                

贺兰山东麓各区域                

蛇龙珠、赤霞珠、霞多丽等                

削弱树势,对产量有一定影响                

从近些年调查数据看,在2015年以前,我区葡萄病虫害主要为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斑叶蝉和葡萄缺节瘿螨5种,其中,葡萄霜霉病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最高。近10年以来,葡萄白粉病、灰霉病、酸腐病和斑叶蝉、短须螨等病虫害的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逐渐增加,而霜霉病和缺节瘿螨的发生危害程度呈下降趋势,且一些新发生病虫害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如短须螨已基本蔓延至全区各葡萄种植区域,灰霉和酸腐病在各区域品种上均有危害,盲蝽、金龟甲、斑衣蜡蝉、胡蜂、溃疡病等病虫害在产区有不同程度发生,如2018年,葡萄霜霉病、灰霉病和酸腐病发病时间早、重,且普遍,其中灰霉病和酸腐病在霞多丽、贵人香、西拉、黑比诺等品种上危害严重,个别果园甚至造成绝收。葡萄斑叶蝉危害逐年增加,尤其是在进行有机种植的葡萄园,因缺乏有效的生物药剂,加之防治技术不到位,造成虫害蔓延,危及周围葡萄园。除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和斑叶蝉等每年必须防治的常发性病虫害外,葡萄螨害如短须螨蔓延危害速度很快,至2023年在各产区均有发现,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持续增加;葡萄酸腐病、溃疡病和根腐病等病害和金龟甲、盲蝽和蓟马等虫害的发生呈现季节性、区域性,在一些地区、品种上危害逐年加重。此外,在一些常年育苗的葡萄苗圃中发现了葡萄根结线虫病,这对苗圃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挑战。

二、2024年产区酿酒葡萄病虫害危害特点与分析

1.田间湿度大,导致酿酒葡萄园喜湿性害虫孵化、成活率和世代数明显增加。

202411日以来,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累积降水量为211.1~339.4 mm,较常年同期偏多47.5~182.2 mm,各产区相对湿度为47.0~55.5%,降水日数为48~64 d。满足酿酒葡萄园喜湿性害虫如盲蝽、斑叶蝉等越冬、繁殖、成活等条件,害虫孵化、成活率明显增加。由图1可以看到,2024年秋季调查金山产区两酒庄盲蝽的发生量,817日两酒庄赤须盲蝽发生量仅有6-7/叶,降雨后,田间湿度加大,至91日时赤须盲蝽发生量已上升为321-614/叶。

 

1 2024年秋季葡萄盲蝽发生量调查

2.持续降雨,日照数减少,加速了酿酒葡萄病害侵染速率,短期内爆发成灾。

2024831日以来我区出现历史少见的持续阴雨天气。其中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区累积降水量为38.4~107.6 mm,较常年同期偏多22.7~84.8 mm,部分产区已经突破1981年以来同期降水极值;各产区累积日照时数为23.2~113.3 h,较常年同期偏少39.7~123.3 h,除青铜峡外其余产区均突破1981年以来同期日照时数最少值。满足葡萄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三病的发病条件,借助风雨传播,在两周内三病迅速完成初侵染、再侵染,扩大为害。至920-21日大区调查时(表2),除葡萄白粉病红色酿酒葡萄品种病情指数平均为5.52,白色酿酒葡萄品种病情指数平均为3.50,发病比较轻外,葡萄霜霉病红色酿酒葡萄品种病情指数平均为16.34,为中等偏轻发生,白色酿酒葡萄品种病情指数平均为19.45,为中等发生;葡萄灰霉病红色酿酒葡萄品种病情指数平均为12.46,为中等发生,白色酿酒葡萄品种病情指数平均为86.30, 为大发生,尤其时贵人香、霞多丽等品种烂果率高达70%以上,果实已失去利用价值。

2 贺兰山东麓不同酿酒葡萄品种田间发病情况(2024年9月20-21日)

葡萄品种                

病情指数                

白粉病                

霜霉病                

灰霉病                

红色酿酒葡萄品种                

赤霞珠                

4.01±7.34c                

16.53±7.30ab                

4.59±5.29b                

美乐                

16.73±17.4ab                

15.19±9.63ab                

27.46±21.07b                

黑比诺                

2.53±3.80c                

14.41±11.97ab                

2.86±4.25b                

品丽珠                

2.59±6.42c                

13.70±13.19ab                

0.52±0.77b                

马瑟兰                

6.00±8.52c                

17.13±7.15a                

16.30±12.87b                

蛇龙珠                

18.06±19.79a                

14.49±10.44ab                

26.19±28.08b                

西拉                

0.72±0.74c                

14.05±9.09ab                

6.78±7.95b                

马尔贝克                

0.74±0.79c                

17.74±4.08a                

27.41±5.58b                

北玫                

3.19±1.67c                

20.07±2.06a                

6.59±7.26b                

小味儿多                

0.67±0.21c                

20.11±2.06a                

5.85±3.55b                

白色酿酒葡萄品种                

霞多丽                

8.37±7.99abc                

17.16±13.41a                

77.93±7.79a                

贵人香                

0.87±1.04c                

13.31±11.14a                

94.67±4.17a                

雷司令                

2.56±1.84c                

25.56±3.67a                

已采收                

维欧尼                

7.07±1.94bc                

19.48±1.03a                

已采收                

3.产区品种多以抗病性较差的欧亚种为主,若防控不到位,易造成病害流行。

目前,产区主要推行的酿酒葡萄品种有赤霞珠、美乐、黑比诺、品丽珠、马瑟兰、蛇龙珠、西拉、马尔贝克、北玫、北红、小味儿多、紫代夫、霞多丽、贵人香、雷司令、长相思、维欧尼等17个品种,除北玫和北红为欧山杂种外,其它品种均为欧亚种葡萄,对葡萄霜霉病、白粉病和灰霉病等抗病性相对较差(图2)。对葡萄霜霉病较感病的品种主要是雷司令、北玫和小味儿多,较抗品种主要是赤霞珠、美乐、马瑟兰、马尔贝克、霞多丽、维欧尼等;推行的17个品种对葡萄白粉病抗病性均表现较好,病情指数在0.67-18.06之间;对葡萄灰霉病高感的品种主要是贵人香、霞多丽、紫代夫和雷司令,感病的品种主要是美乐、蛇龙珠、马尔贝克、长相思等,其它品种对灰霉病菌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性。由于产区品种对不同病害抗性参差不齐,在防控不到位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病害流行。


种的抗病性差异(2024年7-9月)

2 贺兰山东麓不同酿酒葡萄品

4.葡萄病害病原发生遗传变异,抗药菌株出现防治难度加大

葡萄灰霉病菌源复杂,遗传变异广泛,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给葡萄灰霉病的高效防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23年,从宁夏地区6个葡萄子产区采集罹病样品,共分离纯化获得125株葡萄灰霉病菌菌株,其中强致病力的菌株数占比最大,且所有菌株对嘧菌酯等杀菌剂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抗性(图3),说明产区灰霉病菌对药物靶标的作用位点已经发生变异,该类药剂已失去防治效果。

3 葡萄灰霉病菌对嘧菌酯抗性菌株第143位氨基酸与相应核苷酸的比较(部分菌株)

5. 酒庄企业对病虫害的认识不足,延误最佳防治适期,造成病虫害猖獗。

    我区酿酒葡萄种植企业老板多没有从事农业的经验,部分老板过于相信“生物动力法”、“自然农法”等国外葡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理念,缺乏对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的综合分析,对葡萄园植保的认识差别较大,对病虫害防治意识不足,甚至存在一些误区,也是造成病虫害猖獗发生的主要因素。另外,各酒庄基地技术人员对葡萄病虫害识别及发生规律认识不到位,在防治过程中出现防治适期掌握不准、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过度防治和防治不到位的问题较重,另外,缺乏对农药的相关的知识,农药的选购和应用技术亟需提高。

三、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建议

1.加强葡萄园病虫害监测,密切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

一是加大葡萄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提高监测预警信息化程度,做到预测范围全覆盖、病虫害种类全覆盖;二是在酿酒葡萄各产业区县应抽调专门人员进行葡萄病虫害监测调查,针对主要的病虫害开展系统调查监测,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制定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三是各酒庄基地也应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园区的病虫害调查,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制定精准的防治方案提供参考。

2.坚持病虫害综合治理,加强“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

综合多学科知识管理虫害问题,采用多种技术控制害虫种群为手段,以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最小化影响环境,最大利润,最低成本,最少损失为目的,控制病虫害在经济受害水平以下。如春季做好清沟、抹芽,留出下部通风带;及时摘除灰霉病、酸腐病烂果及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叶,剪除溃疡病、红腹槲长蠹危害的枝条;针对葡萄斑叶蝉、绿盲蝽、金龟甲等虫害采取色板、性诱剂、糖醋液等理化诱控技术。

在此基础上,加强关键期药剂的应用,生态区连片集中种植的区域提倡“统防统治”,鼓励建立技术服务中心,“统一使用喷药器械、统一用药、统一规范施药方法”,以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和生产效率。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有效降低病虫害危害

我区葡萄种植区域较广,各区域气候特征差异较明显,受其影响,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程度不同,另外各种病虫害发生规律不同,在田间的分布区域和危害程度也不同,因此在防治的过程中,要注意踏查葡萄园病虫害发生情况,划出病虫害重点防治区域,做出有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方案,有效降低防治成本,提高防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