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的开拓者

发布时间:2019-12-11 浏览:1661 字号:

“葡萄酒不仅仅是工作,他是我的事业。我选择了葡萄酒行业,选对了。我选择了西夏王,更没错。”

“19岁到今天,西夏王给了我很多,也给了产区很多。坚守一直都是需要毅力的,时间也确实是告诉我,我的坚持没有错。”

——西夏王首席酿酒师俞慧明

“酒庄的生活不能和喧闹的城市相比,辛苦又单调,但也正是这种环境让我静下心来。”

——玉泉国际酿酒师白天华

在为西夏王玉泉国际酒庄寻找一个词时,找来想去,最后选择兼容这个词。兼容,意味着全面和容纳,要有足够的心胸和境界。在葡萄酒的世界中,兼容在意味着心胸和境界之外还意味着需要那么点“地界”。

宁夏拥有62万亩的葡萄种植基地,分别分布于银川产区,永宁农垦产区,青铜峡产区及红寺堡这四个子产区。西夏王玉泉国际则在这些产区中都拥有相应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广纳宁夏风土。这些来自不同产区的优秀葡萄原料,其在风味上的细微差异构成玉泉国际能够酿制优秀的葡萄酒基础,同时也因此呈现出绝无仅有的“兼容”基础。

西夏王是很多宁夏人的记忆,也正是他们于1984年在西北的土壤上,迎着当时的风沙和考研,种下第一抹酒香四溢的绿色,为后来那蓬勃盛世探路。

曾有人形容宁夏是一座葡萄酒的“庞贝古城”,在尘封的历史下藏着辉煌的葡萄酒内容,当这里终于拂去蒙尘,明珠璀璨时,我们应当记得,曾经刷开灰尘的第一支笔。有人用坚持形容在葡萄酒行业的状态,诚然确实是在坚持。开拓新的疆土,前路没有指引,一步一步孤独而坚持的走下去。 整个葡萄酒产业的基础是在土地上,土地结出的果实是造就辉煌的根本。然而再优秀的天赋也无法代替时间的沉淀,就像阅历丰富的学者总胜过初出茅庐的天才,这样的道理对于葡萄也同样适用。毫不客气地说,在这个崭新升起的产区上,大多数超过16年树龄的葡萄都得益于西夏王。因为他们的收购给了果农希望,才使得这些优秀的果树有足够的时间达到更好,而不是面临着连根铲除的处境。

1993年,李华博士应邀到玉泉营酒厂指导优质葡萄酒的开发工作,生产出了李华牌玉泉干红干白葡萄酒。

等时代来临,这些曾经的坚持变的更为可贵,这里成为宁夏一代葡萄酒人成长的摇篮。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酿酒人,谁都在感叹在最开始的十年,那个默默坚持的地方。不曾停歇前行的脚步,没有指引的路灯,没有可走的捷径,只能投入百分百的努力与汗水,渴求集百家之所长,在宁夏省内外知名酿酒师,新旧葡萄酒世界葡萄酒大师的悉心指导下,发掘不同葡萄园风土的原料特性,契合最适合的酿酒风格与工艺, 融入不同而并存的风格。

任何的努力都不会被埋没,心心念念必有回应。2013年,西夏王玉泉国际被国家外交部服务局授予中国外交部外交使节唯一生产基地,3700亩的土地,只为一瓶珍藏佳酿,天赐甘露。 西夏王是最初将葡萄酒放在寻常百姓手边的人,玉泉国际是将葡萄酒的风骨养在塞上春水,而后酝酿出复杂又新鲜气息的人。我喜欢风骨这个词,透着浓浓的倔强和骄傲,不肯低头,做到最好。

当陪着一代人老去,陪着一代人长大的西夏王成为一种贯穿在宁夏人民生活中的酒味,说不清,道不明,习以为常,却又无法剥离。从葡萄酒之初到葡萄酒之根,无论是由苦到甜还是由盛至衰,亦或是在新的时代寻找新的选择。 从始至终怎么变,这个庞大而有力的根没有变,缠绕在这篇土地的生活中。我想每一个喜爱这个产区葡萄酒的人或许都该对他说一声谢谢。

宁夏在葡萄酒行业中的行走,无异于大海航行,是开拓也是寻找新的疆域。酒庄是承载信念的船只,西夏王玉泉国际则是在前行时亮起明灯的那艘船,后人沿着灯塔的方向畅通无阻的疾驰,甚至追上前人的步伐,是因为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期待有一天你为追寻美酒而来,路过玉泉小镇。在葡萄的天地间,为西夏王玉泉国际酒庄驻足。你看山水相逢又有层云叠远岫,你看斜树青青映翠湖,你看水光天色晴空。最重要的是你看在最澄澈的蓝天下,在最核心的产区位置中,有玉泉国际酒庄。

源自:读醉酒庄指南